1.一般谷歌上找的邮箱地址都是 INFO 或者 sales 的邮箱,怎么才能找到采购或者老板的邮箱?有时候问他们,都不高兴说的。
你到领英或 fb 上查这家公司试试或者直接电话沟通
2.一个产品的毛利润做到多少合适?
成本包含了营销,包装,采购,物流,退换货,支付费用这些了,没有算人力跟场地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。
实际上我对这块并不是很懂,也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一定的,有的是为了前期抢占市场所以毛利也会压低。个人选品的话我会以 30%作为最低考量。
3.发完报价回完信息,客户再也不回我了怎么办?
这个是正常的。可能因为报价不合适,或者其只是看到过来问问看,也说不定是同行探测军情。正所谓“广积粮,深挖洞”,重点时间花费在有绝对需求的客户身上。
所以报价之前询问具体,查看其个人主页,针对沟通情况给该客户做好标签和备注,方便以后管理。
然后不同节日或者产品更迭期,给分类客户发私信,激活,将邮件开发的一套思路可以应用在 messenger 上。也可以在 CTA 的设置上采用表单的形式收集其信息。
根据客户情况,要求他加你 whatspp 或者 FB,最好是 FB 好友。不然互动过几次后主动加他。在 FB 上我们才有再营销的机会。
通过主页建立过互动的客户是可以建立自定义广告的。
4.关于排期发布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推荐?
国外的话 buffer,和 IFTTT 先了解下。国内北蚁系统了解下。后续教程会应用到一些工具再介绍。
5.紧跟客户好久,聊的很好,都说好了要什么样品,价格怎么样,也快付这个样品费了,最后因为说等不及我们样品要做 20 多天,然后各种借口,最后没谈成,什么原因?怎么办?
外贸本质也是销售,销售并不容易的。客户和你沟通的再好也不能说明太多问题。(甚至说不定是同行在进行套词套话术等等)
FB 只是一个和客户建立起链接的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,并不能保证出单,谁都不傻,最终长久的合作要基于产品和售后服务上。
所谓“相信客户,但是不要相信客户的话。”(我的客户我可是什么都相信的啊,哈哈哈)老外说明天给你回复,然后一等就是两个礼拜,也是正常的。把握好自己的心情,戒骄戒躁。过了约定,很委婉的问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,有什么可以帮他解决的,解决异议。切勿直接“劈头盖脸”的问为什么没给我回复啊,说话不算话啊等等这种不成熟的行为发生。
一次没成功并不代表下次 ,相信我,通过潜移默化(参考发帖打造专业形象的文章)的影响,最终客户会主动联系你。你需要做的只是平常看到他的内容偶尔评论点赞下,季节性促销发一发,好像你把这事已经放下,向前看了。
当你这样做了,不仅心情变好,也发现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客户在等着你~错过一颗歪脖树,还有整片大森林!
(内容说的咋和恋爱关系有点像。。尴尬。。不过说销售就是跟客户“谈恋爱”,从搭讪到沟通、约会、相知、相爱,貌似过程也差不多,哈哈哈)
6.我们布局很大,有亚马逊,速卖通,还做了 shopify。几个人呀?3 个。蒽??!!
和一个客户沟通时才知道天下有钱人还是多。这些平台要完全搞懂都是需要时间来磨的,我是极度不建议尤其是小公司同步进行这些平台,虽然显示了极大的决心,但是失败的可能性极高。
这涉及到团队搭建和分工合作,如果有以前的经验还好说,最怕一腔热血然后各种花钱去尝试。如果你做亚马逊,那请几个月把平台搞懂已经正常盈利了再去搞速卖通或者 shopify,不然各种信息袭来,杂乱又头痛,还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。
7.我把 Pinterest 变成了商业账号,变不回个人账号了怎么办?
确实没有链接让你再变回个人账号的。不过可以联系:Pinterest 官方客服,请他们帮你操作变回个人账号。
8.Affiliate 是什么?怎样操作?和国内的淘宝联盟的区别?
Affiliate 即联盟推广,可以简单理解为帮别人推广然后有成交的话赚得佣金。
推广的产品可以是实物或者虚拟的服务、电子书等等,一般是按成交付费。
常见的有亚马逊 affliate,niche 站的一种主要盈利模式。通过特有的跟踪链接来确定谁购买的。
和国内的淘宝客、分销的模式类似。
9.我想全部的号都属于公司的,即使员工离职了,账号还可以留下来给另外的人用,怎样操作?
本质上是怕员工带走了公司的客户。但 FB 是偏社交的,并不是像阿里后台那样,换一个继续能传产品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格。
当然公共主页管理员是可以重新分配的。
给的建议是如果有这方面的担忧,要求员工把客户信息输入公司的 CRM 库管理中,没有的话则记录 excel 表格。
10.感觉机械工业类产品在 facebook 上成交好难啊,怎么办?
这个问题在对于 FB 运营误解的文章中强调过,FB 没那么神通广大,决定成单与否在于产品、售后和谈判沟通。
Facebook 起到的作用:
- 更加快捷的联系客户,沟通方便、及时,不至于什么都邮件来解决(邮件一般解决正式内容和存档内容。
- 社交活跃,建立品牌形象,拉近距离,建立信任感。
- 再营销功能,无论是通过发帖文还是广告推广,都可以到达客户,只要对方有注册 facebook。
也需要弄明白一点,进入 B2B 平台发询盘的,一般都是有的即时需求,最近几个月就需要这个产品,所以他去发布。
像 Facebook 属于信息流的展示方式,类似于微信。产品消费如果是广告的话更多是倾向于冲动型消费的产品。
运营形式大部分还是属于潜移默化的影响,在对方有了即时需求的时候,她想起来 FB 上有这么一个人有在做这个产品,好像东西还不错,人也挺可靠,然后主动来找你。
在你把自己的“人设”也好,形象也好建立起来之前,是有一段路要走,跟着教程(Facebook 实战教程,公众号:爱放派)来,三四个月即可上手入门。
发表评论